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丨 王静文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山东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接连爆出的合村并居事件、高考顶替事件,引发了各方的强烈愤慨,还有人又翻出当年的山大学伴事件、青岛大虾事件,对山东省口诛笔伐。
 
但我认为,现在全网黑山东,跟当年黑河南、黑东北一样,都有点开地图炮的感觉。平心而论,山东及时叫停合村并居,主动爆出242个高考顶替事件,并对两起事件中的当事人予以处理,都是值得点赞的做法。但是,山东这些年经济形势不好,经济活力不足,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从两个历史人物说起
 
王志纲先生在《山东到底错过了什么》中总结道:山东文化的魂,在于“认大哥”。
 
不过,地道的山东人或许不同意这个看法,因为他们可能更愿意“认二哥”。你看,儒家圣人孔子排名老二,打虎英雄武松也排名老二。在山东文化里,二哥听起来确实比大哥更好听一些。
 
其实,从这一文一武两个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对于山东人浸润骨髓的影响。
 
孔子是儒家圣人,其思想影响中国数千年之久,尤其是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至今仍是其最珍视的资源。孔子说“学而优则仕”,所以山东人热衷于仕途;孔子说过“举国上下交争利,则国之殆矣”,所以山东人瞧不起商人;孔子信奉“中庸之道”,所以山东人墨守成规、凡事不愿出头。
 
武松则是英雄好汉的代表,山东快书中最有名的段落就是“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咱山东好汉武二郎”。《水浒传》中有十回书专门写武松,可说是全书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
 
武二郎勇猛果决、武艺超群,但兄长惨死后自己又被陷害,被迫跟官场决裂,走上了滥杀无辜的黑化道路。但他一直有回归体制的夙愿,全书中最早提出“招安”的,其实不是宋江,而是武松。
 
武松曾对宋江说道:“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发心,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从他的言行来看,他很会来事儿,对官场那一套非常熟悉,跟他的老乡宋押司一样,对体制内似乎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向往。
 
山东人崇拜这两位二哥,所以,从他们那儿传承下来的精神和文化,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体制,过上体面安稳的生活。
 
 
山东的官本位思想到底严不严重?
 
山东人有很多刻板印象,比如忠厚仗义、能喝酒甚至“会开挖掘机”等,爱当官也是其中一个。
 
据竞争力智库数据,截至2018年4月,全国共有225名山东籍省部级及以上干部。山东凭借全国1/14的人口,占据了中国政界高层1/8的岗位,遥遥领先其他所有省市。其中仅烟台一个地级市,就出了39位省部级及以上干部,一举超过了内地16个省级单位的人数。
 
“满朝公卿半山东”有点言过其实,但“中国官场看山东,山东官场看胶东”的说法大体合理。
 
山东人确实特别热衷于考公务员。
 
据永洪科技统计,2015-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各省报名人数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北京、广东和山东。北京是中央所在地,机构最多,不提,广东人口最多,客家人也有入仕传统,也不提,而从同为人口大省山东和河南两省来看,河南仅排名第7,要远远落后于山东。
 
可以看出,受传统文化浸润的山东人,不但爱当官,而且还当的好。官本位思想确实浓厚。
 
跟市场经济中的商业文化相比,官本位更看重关系,一切以关系远近来衡量,只要关系到位,所有规则都可以逾越,所有问题都能摆平。而在官本位的环境下,各级官员的亲属子女更容易获得好的机会,甚至导致平民阶层上升通道阻滞。
 
近期爆出的高考顶替事件就是典型案例。
 
 
山东的营商环境到底怎么样?
 
官场氛围浓厚、讲究亲疏远近的山东,确实很难有好的营商环境。
 
根据2019年中国31个省营商环境的等级分类,山东省排在第四等级,B+,跟河南大致同一水平,在北方省份中仅次于北京,貌似还不错。
 
但从具体的城市来看,山东的表现就不如人意了。
 
最近公布的《后疫情时代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给出了中国经济总量TOP100的城市营商环境排名。其中,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占据前5名,得分都在90往上,是不折不扣的优等生。
 
山东的城市,排名最高的自然是青岛,位列13位,超过西安、合肥等城市,而济南位列20位,甚至超过了无锡、东莞等城市,略显意外。
 
再往后是排名第37位的烟台、排名第43位的潍坊、排名第48位的淄博,大体中规中矩。但济宁得分只有35,排在73位,聊城得分只有26,排在90位。
 
垫底的最后5个城市,就有枣庄、德州、菏泽3个山东的城市,可见,山东整体的营商环境水平,确实谈不上优秀。
 
 
山东的民营经济到底怎么样?
 
营商环境直接影响经济活力,尤其是民营经济活力。
 
表面上看,山东的民营经济还挺不错。2019年中国民营经济500强榜单中,山东上榜61家,仅落后于浙江(92家)和江苏(83家),排名第三,甚至比广东省还多一家。但在2018年,山东有73家民营企业上榜。
 
山东最大的民企魏桥创业集团,2016年、2017年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一直排名第3,2018年落至第5,2019年已经滑出前10名直接落到第14位。
 
而且,魏桥集团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营企业,其前身就是邹平县供销社下属的油棉厂。这也是很多山东省民营企业的状况。
 
而从民营经济体量来看,2015年以来山东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就超过了50%,体量排名全国第三。但后续颓势渐显,2018年占比为50.6%,较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2019年,山东省统计公报未公布这一数据。
 
从民营企业所在行业来看,山东大型民营企业几乎清一色地集中在石化、钢铁、电解铝、纺织等传统经济领域,新经济领域的企业凤毛麟角。
 
而且,跳出榜单来看,山东没有一家全国性的证券公司、没有一家全国性的汽车公司、没有一家全国性的房地产公司、没有一家全国性的互联网公司。
 
这与其全国排名第三的GDP规模并不相称。
 
山东现象与东北现象的相似之处
 
山东面临的问题,跟东北非常像。
 
实际上,这两个地方的民风也很像。当年山东遭遇饥荒,老百姓活不下去,只好拖家带口,突破清朝,开始闯关东(顺便说一句,这并不能证明山东人的闯劲儿,实为生活所迫),然后也把山东文化带了过去。比如饮食、语言甚至响马文化等。
 
在计划经济时代,东北依仗其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成为当之无愧、风光无限的共和国长子。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东北逐渐面临资源枯竭、结构失衡、企业效益下滑、接续产业匮乏等问题,原本的老工业基地逐渐陷入窘境。东北塌陷之后,各种问题开始集中爆发:体制僵化、关系盛行、人口流失等。
 
山东的情况比东北好不少。改革开放之初,山东风头一时无两,东明县联产承包比凤阳还要早半年,村镇集体经济快速崛起,海尔张瑞敏成为当时的商业神话。1982-1985年间,山东GDP排名全国第一,虽然后来先后被广东和江苏超过,但一直稳居前三。
 
不过,近些年来山东经济的颓势逐渐显现。2018年、2019年,山东连续两年经济增速落在全国水平之下,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出现的情况。不但与广东、江苏的差距越来越大,与身后浙江的差距则越来越小。
 
山东领导2018年有一篇著名的讲话,他提到,“产业结构不优,新动能成长不快,发展活力不足,经济效益不高,拉低了山东的区域竞争优势,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陷入了由别人追着跑到追着别人跑的尴尬境地”。
 
更严重的是,山东已经同东北三省一起,成为人口净流出的省份。即便人口流失率不能算高,但这一趋势无疑值得重视。
 
 
山东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做策略的人都知道一个词,叫“盈亏同源”。你的性格决定了你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这种策略既然能让你盈利,可能也会让你亏损。
 
现在网上对山东口诛笔伐最多的,就是山东的文化,尤其是官本位文化。但这个东西已经绵延千年,是浸入骨髓、很难更改的。
 
东北和山东,早些年的辉煌与此有关,因为这种文化在市场环境还不复杂、产业升级路径相对简单的时候,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并且保证执行力,甚至还有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但在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中国社会的多元性、复杂性早已今非昔比,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不少领域的最前沿、开始无图航海。
 
这个时候,官本位思想以及由它衍生的对规则的无视、对公平的打压、对创新的抵触等,都会导致政商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市场活力的进一步窒息,以及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内卷化。
 
目前东北和山东,甚至绝大多数北方省份,都面临着这个问题。
 
怎么破?
 
说实话,很难,否则国际上也不会有那么多衰落的老工业基地,东北也不会这么多年振而不兴。
 
但山东好的一点,就是它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无论是省领导讲话,还是潍坊市领导的调研报告,都已经开始正视问题,积极破局。
 
最近山东对几个热点问题的处理,也已经体现出魄力,这无疑是值得赞赏的。
 
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涤荡陈腐的官场气息,约束权力之手,充分尊重规则,激发民间活力,为创新提供土壤。
 
从某种程度上说,山东能做到什么程度,也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跟市场经济能融合到什么程度。
 

 

话题:



0

推荐

王静文

王静文

10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现任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负责人,兼任盘古智库、凤凰国际智库等高级研究员。专注于宏观经济研究,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