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周,变种毒株奥密克戎、美联储鹰派表态以及弱于预期的非农数据轮番冲击市场,恐慌指数VIX连续上升并突破30,达到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美股、大宗商品下挫,美指和美债则走高。

世卫组织称,鉴于奥密克戎潜在的免疫逃逸能力和高传播性优势,其很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传播,这可能会推动新冠病例激增,并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将这一毒株列为“需要关注”,随后不少国家闻风而动,收紧了临时限制旅行措施。

不过,新型毒株的实际负面影响有多大尚无定论。多国卫生专家表示,新型毒株携有可能导致传染性增强的突变,但许多突变的意义仍然未知。也有评论指出,此前同样被世卫组织认定为“需要关注”的贝塔毒株在刚出现时也曾让人惊讶,而最终被证明没有那么凶险。

一般来说,新毒株很难在传染性、致死性和免疫逃逸三个方面全面超越原有毒株。南非指出现有病例多为轻症,如果新变种仅仅是传染性变强,但症状明显缓和,则是新冠加速流感化的迹象,可能加速全球群体免疫的实现,大概率也不会影响全球重回开放和货币边际收紧的趋势。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即持这种看法。

在出席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季度听证时,他表示,“我认为奥密克戎的影响与2020年3月(疫情之初)相差甚远”,“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将看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减弱”。

他更关注的是通胀。他认为,通胀进一步上升的风险增加,通胀持续高企的威胁也在增加,物价上涨与新冠疫情造成的供应链中断有关,“我们此前在通胀问题上忽视了供给侧问题的严重性。”他指出,“现在是时候放弃关于通胀‘暂时性’这个词了”。下一阶段,美联储可能会更快地完成Taper。“我们将在12月的会议上讨论这个问题”。

鲍威尔的鹰派言论表明,美联储现在的政策重点已转向对抗通胀及其负面影响,而不是新的变种病毒对经济活动造成更多潜在干扰。未来不排除美联储结束Taper和启动加息的时间都会提前。

国内本周最值得关注的是11月PMI数据和总理适时降准的表态。

11月官方制造业PMI回升0.9个百分点至50.1%,重回荣枯线以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下降0.1个百分点至52.3%,仍高于荣枯线。从PMI数据来看,当前形势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供需两端均有回升。生产指数为52.0%,比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近期电力供应能力持续提升,制造业产能加快释放。新订单指数为49.4%,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需求端较上月有所改善。

二是价格指数大幅回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2.9%和48.9%,明显低于上月19.2和12.2个百分点,其中出厂价格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表明近期“保供稳价”等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价格快速上涨势头得到遏制。

三是进出口指数继续回升。受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国外圣诞消费季临近等因素影响,外贸景气度延续上月改善态势,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8.5%和48.1%,比上月上升1.9和0.6个百分点。

四是中、小型企业景气度有所改善。大型企业PMI为50.2%,保持在临界点以上,与上月基本持平。中型企业PMI为51.2%,结束连续两个月的收缩走势,升至临界点以上,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反映近期中型企业产需回升。小型企业PMI为48.5%,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小型企业景气度有所改善。

五是服务业放缓,但建筑业加快。本轮多点散发疫情波及地区较多,部分行业受到较大影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1%,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服务业总体恢复有所放缓。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上升2.2个百分点至59.1%,表明随着部分“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逐步落地,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有所加快。

总体来看,11月经济呈现乍暖还寒迹象:电力供应能力持续提升,使工业生产得到恢复;价格指数大幅回落,使中下游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有所缓解;房地产市场纠偏和重大项目落地,使内需有所企稳。但与此同时,疫情多点散发,对服务业和消费的拖累仍然存在,中小企业经营仍面临不小压力。

因此,本周克强总理在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时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运用多种货币工具,适时降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结合历史经验来看,在总理提及“适时降准”后,央行可能会在一周左右时间内宣布。由于12月15日有9500亿元MLF到期,此次降准的直接目的将是对冲到期MLF,以此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和提供长期稳定资金,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央行此前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删去了“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和“管好货币总闸门”的表述。一般而言,前者对应的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删掉这一表述,意味着在地产信用风险偏高与稳信贷背景下,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需要保持相对充裕。后者对应的是信用社融,这预示着央行下一阶段在“宽信用”方面将更为积极。

降准意味着央行已经转向“宽货币”,但能不能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还得看在“宽信用”方面拿出什么样的举措。在房地产调控基调不变、地方政府债务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宽信用的主体可能集中在新基建、双碳、高端制造、专精特新等方面。

 

话题:



0

推荐

王静文

王静文

10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现任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负责人,兼任盘古智库、凤凰国际智库等高级研究员。专注于宏观经济研究,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