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推进重大工程项目
 
克强总理6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
 
会议指出,“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了一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的重大工程项目,涉及科技攻关、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民生补短板、文化传承发展等重点领域。当前国内外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要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针对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会议要求,一是加强前期工作。二是统筹中长期发展和年度经济运行,以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强政策支撑和要素保障,合理把握今年明年投资力度,并根据形势变化适时合理调整。三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四是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府投资带动作用,更加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重大工程项目。五是强化督导协调。
 
国常会之所以在此时部署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经济正处于磨顶阶段,下行压力即将显现(出口地产双回落,经济进入磨顶期——6月宏观月报)。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基建发挥托底作用。所以国常会要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针对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里的“增强针对性”,应该就是指统筹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发挥基建投资托底作用。
 
在项目方面,会议要求以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强政策支撑和要素保障,合理把握今年明年投资力度,并根据形势变化适时合理调整。
 
在资金方面,会议要求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府投资带动作用,更加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重大工程项目。
 
统计局发布的6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1%,与上月持平,连续两个月位于高位景气区间,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渐进回升。 
 
2、启动猪肉收储
 
在国常会三次点名大宗商品价格之后,发改委自5月份起牵头推进了一系列保供稳价工作。包括加强供需双向条件、开展大宗商品市场监管、纾解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帮扶政策落实力度等。
 
6月以来,大宗商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势头已初步得到遏制。6月官方制造业PMI中的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落11.6个点至61.2%,出厂价格指数回落至9.2个点至51.4%,分别为去年11月以来和去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商务部按周统计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6月平均环比-0.4%,去年5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大宗商品稳价保供初见成效,6月PPI同比涨幅有望出现回落。这种情况下,猪肉价格成为关注重点。
 
5月CPI中,猪肉价格环比下降11.0%,降幅与上月持平,均为有统计以来的最大环比降幅;同比下降23.8%,降幅比上月扩大2.4个百分点,为2009年8月以来的最大同比降幅。
 
6月9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当猪粮比价低于6:1 时,由发改委发布三级预警,暂不启动临时储备收储;当猪粮比价连续3周处于5∶1~6∶1时发布二级预警,视情况启动收储;当猪粮比价低于5∶1发布一级预警,并启动临时储备收储。
 
进入6月之后,由于大体重生猪集中出栏、进口冻猪肉增加及季节性需求偏弱等因素叠加影响,猪肉价格跌跌不休。
 
6月7日~11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88∶1,跌破6:1的警戒线。6月16日,发改委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并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走势,及时开展储备调节,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6月21日~25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0∶1,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低于5∶1)。6月28日,发改委宣布中央和地方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受此消息带动,生猪期货价格触底回升,生猪养殖股票也出现反弹。
 
从历史上看,猪粮比如果要回到6:1以上,少则14周,多则70周,期间养殖户必将经历一个残酷的市场出清过程。当前生猪存栏仍处于高位,临时收储短期内难以改变猪肉价格下跌趋势,预计下半年CPI将继续受到猪肉价格拖累,突破2%的可能性不大。 
 
3、调整存款利率报价方式
 
6月2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宣布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调整后,短期定期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有所上升,中长期定期存款自律利率上限有所下调。
 
此前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由“基准利率×倍数”确定。在此范围之内,各金融机构可与存款人自主协商确定存款实际执行利率,既能确保银行充分自主定价,又能有效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但这种定价方式存在“杠杆效应”,即由于长期存款基准利率较高,执行利率也明显偏高,从而扭曲了存款的期限结构。
 
这一过程中,个别金融机构还利用长期存款利率较高的问题,通过多种不规范的所谓“创新”产品吸收长期存款。其他银行为稳定存款来源,被动抬高存款利率揽储,推升整体负债成本,出现了存款市场由坏银行定价的问题,不利于存款市场有序竞争。
 
根据新定价方式,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将由“基准利率+基点”确定。据报道,东部某省份自律机制的要求是,对于活期存款,原则上要求四大行上限为基准利率加10BP,其他机构为基准利率加20BP;对于3个月至3年期定期存款,四大行上限为基准利率加50BP,其他机构为基准利率加75BP;对于大额存单,四大行上限为基准利率加60BP、其他机构为基准利率加80BP。
 
与原定价方式相比,新方式下利率自律上限将“有升有降”:半年及以内的短端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的自律上限有所上升,一年以上的长端利率自律上限有所下降。这将有助于缩窄长短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利差,引导银行存款回归合理的期限结构,在消除杠杆效应的同时促进市场有序竞争,进而降低银行业的负债成本。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曾提到,“要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今年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银行负债成本是决定贷款利率的最主要因素,而存款成本又是决定整体负债成本的关键,因此,要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就要求压降存款成本。去年的结构性存款压降、今年的互联网存款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监管等,都是出于这一目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此举标志着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此之前,贷款利率已于2019年改为“LPR+基点”方式,并已完成存量贷款定价基准的转换,标志着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相比而言,存款利率的改革则稍显滞后。借助于此次调整,存款利率的定价方式将与贷款更匹配,也更符合市场化的方向。
 
今年年初,央行加强存款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曾强调,存款基准利率作为整个利率体系的“压舱石”,要长期保留。下一步,如何在市场化的方向下进一步完善存款基准利率形成方式,将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和重点。 
 
4、土地出让金转由税务征管
 
6月4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通知,将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全部划转给税务部门负责征收。
 
这一工作将自2021年7月1日起,在河北、青岛等7个省份和计划单列市试点,2022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征管划转工作。
 
这一政策是落实中央关于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税务部门的规定。与此前已完成划转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水土保持补偿费、地方水库移民扶持基金以及社会保险费一样,这次土地出让收入等四项非税收入只是按照“成熟一批划转一批,逐步推进”的原则,延续了既定的非税收入征管改革。
 
划转后,改变的只是征收流程,即原本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确认金额和分期缴纳的具体方式后,由其和财政部门负责督促受让人缴纳,现在变为将相关信息推送给税务部门,由税务部门负责向土地出让权受让人征收和催款。在管理体制上,土地出让收入仍然是地方收入,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而不像税收那样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之前有人认为此举标志着“土地财政”的终结,无疑是种一厢情愿的误读。
 
征收部门的改变将有利于地方政府土地收支的规范化和合理化,进而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增长。特别是部分在土地出让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的城投企业,业务规模或将受到较大影响。具体来看,两类城投公司受影响最大:
 
一是业务结构单一、主做土地整理开发业务的城投公司,其收入往往在返还成本的基础上给予其一定比例的投资加成,这将存在合规风险,需警惕因资金链断裂而导致的违约风险;二是所属区域公共财政收入规模较小、地方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收入高度依赖、主体信用级别集中在AA级及以下的区县级城投公司。 
 
5、保障民生领域
 
6月15-16日,克强总理到吉林考察。考察过程中,总理关注到尿素、柴油等农资价格涨得较多,但玉米价格有所回落,叮嘱要采取有效措施平稳农资价格,保持合理粮价水平,保护好种粮农民积极性。
 
回到北京之后,18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常会,围绕民生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考虑到今年以来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明显上涨,中央财政安排200亿元左右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以稳定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是今年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对500个产粮大县实施稻谷、小麦种植完全成本保险,覆盖种子、农药、化肥等直接物化成本和土地、人工成本,弥补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导致的损失;实施玉米种植收入保险,弥补因价格、产量波动导致的损失。明年推广至主产省份所有产粮大县。
 
三是采取6方面减费措施,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降低成本,减轻上游大宗商品涨价传导压力。包括鼓励免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支付账户提现手续费,将网络支付商户手续费降低10%等。央行等四部门随后联合推出具体降费措施。
 
这些措施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和群众减负240亿元,与去年的1.5万亿相比并不算多,但对于弱质企业来说,可以进一步降低资金流通成本,也能起到雪中送炭的效果,对助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亦能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确定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当下正值毕业季,离开校园的大学生们正面临着租房压力。此次会议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和新就业大学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满足其基本住房需求,可谓恰逢其时。 
 
话题:



0

推荐

王静文

王静文

10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现任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负责人,兼任盘古智库、凤凰国际智库等高级研究员。专注于宏观经济研究,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