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计局7月15日上午发布了6月和二季度的各项宏观数据: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较一季度的-6.8%明显反弹;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由4.4%继续回升至4.8%,1-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由-6.3%继续回升至-3.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由-0.3%回升至1.9%;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由-2.8%回升至-1.8%;城镇调查失业率由5.9%回落至5.7%。 

 

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明显好于一季度的-6.8%

 

上半年我国GDP同比下降1.6%,明显好于一季度6.8%的降幅,二季度当季同比上涨3.2%,略好于市场3.0%的平均预测水平。在新冠肺炎的历史性冲击下,我国仅用一个季度就恢复到正增长区间,毫无疑问是各国抗疫和经济复苏中的佼佼者。

 

农业生产已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一季度我国农林鱼牧业受到疫情的冲击最小,大部分农产品产量实现增产,二季度疫情对农业的影响进一步下降,仅部分生鲜肉类、鱼类在6月北京疫情反复期间受到一定影响,生猪产能持续恢复,降幅较一季度收窄。综合看,二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由一季度的同比下降3.2%转为同比增长3.3%,已与历史平均水平相当。

 

工业生产率先恢复。一季度工业受到春节返工延迟、防疫措施影响物流运输、社会总需求下降等供需两方面因素影响。进入二季度,工业企业复工率大幅回升,制造业PMI连续高于50%荣枯线,工业增加值已经率先转正。综合来看,二季度第二产业由一季度的同比下降9.6%转为同比增长4.7%,增幅已接近去年下半年水平。

 

服务业复苏情况略慢于工业,行业有所分化。与工业生产的全面复苏相比,服务业仍有部分行业受疫情影响较深,主要包括餐饮、娱乐、教育等传统服务业;批发零售、交通运输、酒店住宿等行业尽管有所复苏,但幅度有限;金融与房地产业保持稳健;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则依旧保持强势。二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由一季度的同比下降5.2%转为同比上升1.9%,6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2.3%,比5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显示服务业复苏趋势也在向好。

 

展望下半年,我国经济的走势仍将主要取决于疫情防控的进展,近期北京疫情已连续10天无本土新增病例,表明我国目前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新冠防控经验,在足够重视的情况下,疫情再次爆发可能性较低。三季度传统服务业将继续复工复产,促使整体经济向基本正常化迈进,不过近期南方地区普遍降雨引发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将会产生一定拖累,综合考虑三季度GDP增速有望继续小幅提升。进入四季度后,随着疫情传播条件的变化,不确定性仍将存在,常态化防控不会放松,甚至可能加强,经济完全正常化仍有难度。综合看三、四季度GDP将恢复至5%左右的水平,全年GDP回归正增长仍然可期。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4.8%,较5月加快0.4个百分点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较5月份回升0.4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正增长,但回升幅度逐月减弱;环比增长1.3%。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降幅比一季度大幅收窄7.1个百分点。

 

工业增加值反弹基本符合预期。从高频指标来看,6月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同比增长1.1%,连续两个月保持正增长,但增幅小于上月;6月平均高炉开工率为70.4%,为去年下半年以来最高水平。6月发电量同比增速较上月显著提高2.2个百分点至6.5%,创2018年8月以来新高。这些指标均指向生产端的继续修复。

 

汽车制造继续保持高增。汽车行业增加值和产量同比增速双双连续第三个月回升,分别较5月回升1.2和1.4个百分点至13.4%和20.4%,刷新2018年6月和2016年9月以来高点,但回升力度显著减弱;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和电子设备有所回升。

 

内外需均有贡献。内需方面,6月消费虽弱于预期,但主要受汽车消费基数较高拖累,固定资产投资降幅超预期收窄,房地产开发投资由正转负;外需方面,部分发达经济体逐步解除封锁、复工复产,6月出口增速由负转正超预期回升,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也由负转正,增速较5月大幅回升4个百分点至2.6%,有力地拉动了工业生产。

 

目前来看,6月份工业增加值已经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继续修复的空间已经不大,下半年工业增加值能否持续回升主要看需求端能否跟上。下半年,PPI回升和CPI回落,企业经营状况应会继续好转,有助于制造业投资回升,叠加基建项目发力和房地产投资回暖,投资增速将会加快回升,但外部面临的不确定性会使出口承压,收入增速低迷将会影响消费反弹,因此,下半年预计工业增加值有望继续回升,但回升幅度有限。 

 


 

1-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3.1%,较1-5月收窄3.2个百分点

 

1-6月投资累计同比下降3.1%,降幅较1-5月收窄3.2个百分点,上半年逐月回暖。6月国内复工复产进度继续加快;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加力提效,抗疫特别国债开启发行;货币政策转向宽信用,央行出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支持中小微企业,投资三大支柱均继续回升步伐,但回升节奏有所错落。

 

基建投资。1-6月第三产业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同比下降2.7%,降幅较1-5月收窄3.6个百分点。季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前期地方政府债券放量供应以及抗疫特别国债的启动发行为6月基建投资提供了支撑。不过,考虑到进入夏季后雨水较多影响施工进度,基建投资修复速度较5月略有减慢,经测算,6月当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8%,增速较5月回落1.5个百分点。

 

制造业投资。1-6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1.7%,降幅较1-5月仅收窄3.1个百分点;6月当月同比下降3.5%,较5月收窄1.8个百分点,在三大支柱中唯一当月增速尚未转正。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大部分省市加快了复工、复产步伐,国内需求延续改善。但由于海外疫情持续扩散,形势仍不明朗,外需仍然低迷,同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速尚未转正,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制造业投资回暖步伐依然较慢。值得关注的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8%,绝对水平和恢复速度都强于传统制造业,是上半年制造业投资的最强支撑。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投资需求已在持续好转。展望下半年,生产端将进一步恢复,投资形势将加快回暖步伐。政策层面看,随着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政府债券等发行逐步到位,财政政策支撑作用将进一步体现。预计基建投资将加快复苏,成为稳投资主要支撑;制造业投资缓慢修复,内部分化延续。

 


 

1-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1.9%,较1-5月回升2.2个百分点

 

1-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9%,增速比1-5月回升2.2个百分点;6月当月同比增长8.5%,已连续4个月实现正增长。

 

市场成交活跃。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3.9个百分点至-8.4%,销售额降幅收窄5.2个百分点至5.4%,6月当月则均已连续2个月正增;房企竞逐热门城市热门地块,各线城市走势分化加剧,土地购置面积降幅继续大幅收窄至-0.9%,较前5个月收窄7.2个百分点,6月当月增长12.1%。

 

房价继续上涨。6月70个大中城市中的61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较上月增加4个;50个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较上月增加9个。分城市类别看,一线城市新建、二手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收窄,同比扩大;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持续扩大,同比收窄。二手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连续两月扩大,同比回落或相同。

 

开发进度加快。1-6月新开工面积降幅收窄5.2个百分点至7.6%,6月当月增长8.9%;施工面积增速提升0.3个百分点至2.6%,6月当月转为正增11.4%。开发资金来源降幅收窄4.2个百分点至-1.9%,6月当月继续10%以上增长。

 

短期来看,深圳、杭州、宁波等城市出台新一轮调控政策,其余热点城市也有可能跟进开展新一轮调控,但应该不会出现大面积政策收紧。调控以防止市场过热、遏制短期投机为主要目的,对各地市场冲击有限。预计7月全国各能级城市房价仍将维持全面微涨的回暖态势。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与各地房价普涨相比,疫情导致居民收入减少,租金出现普跌,资产泡沫化风险浮现。

 

下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仍将维持稳步回升态势,各地房价增幅将有所收窄。一二线城市受强劲需求支撑,市场热度和价格上涨可期;三四城市将受经济承压、居民收入下滑等因素出现进一步分化,部分城市房价下行面临较大压力。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较5月收窄1.0个百分点

 

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下降1.8%,降幅较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2.9%,降幅较上月收窄0.8个百分点。

 

汽车消费是主要拖累因素。6月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8.2%,增速较上月回落11.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同期主力地区在国六标准实施前加大促销力度,导致基数偏高。此外,南方雨水偏多也对汽车销售带来不利影响。如果去除汽车消费,社零同比增速为-1.0%,要好于整体增速。

 

房地产相关消费和网上消费继续高增。6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8%、2.2%,增速分别较上月加快5.5和0.3个百分点。1-6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3%,较1-5月提高2.8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2%,较上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

 

餐饮消费仍偏低迷。6月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5.2%,降幅收窄3.7个百分点,仍处于深度下降区间。6月份北京的突发疫情以及在局部地区的蔓延,使居民的警惕意识继续提高,外出消费继续受到压制。

 

下一阶段,消费表现除了看疫情防控之外,还会受到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限制。从消费意愿来看,据央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二季度“更多消费”占比上升1.4个百分点至23.4%,“更多储蓄”占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52.9%,两者之差为29.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收窄1.5个百分点,但仍为2012年一季度以来的次高水平。居民的消费意愿仍然偏低。

 

从消费能力来看,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2.4%,比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仍未有统计以来的次低水平;城镇储户问卷中的二季度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47.9%,较一季度上升2.0个百分点,同样为有调查以来的次低水平。居民的消费能力仍未恢复。由于房地产销售火爆,居民部门6月份新增中长期贷款创历史同期新高,居民部门杠杆率持续提高,继续对消费形成挤出。

 


 

政策要做好“继续打硬仗的准备”

 

近日国务院层面密集调研。韩副总理去了财政部和发改委,胡副总理去了义乌,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决策层对于上半年的走势基本上满意。如总理所说,近来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表现出逐步回稳态势,充分展现出中国经济强大韧性和巨大回旋余地,要坚定发展信心。但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仍在增加,形势仍然严峻,国内经济面临的困难挑战特别是就业压力仍十分突出,要做好继续打硬仗的准备。

 

对于下一阶段的政策,总理座谈会主要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增强宏观政策实施的时效性,着力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另一方面,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韧性。

 

韩副总理在发改委表示,要发挥好宏观政策协调机制作用,更加注重产业链协调复工复产。要更加注重消除供需两端“温差”,做好扩大内需这篇大文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做好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工作。

 

胡副总理表示,要抓好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及时研究出台符合本地需要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努力保住市场主体,防止出现“倒闭潮”和“外迁潮”。

 

总的来说,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反弹,但也要看到,当前境外疫情仍在快速蔓延扩散,世界经济经贸重启举步维艰,国内需求恢复目前受到一定制约,稳企业保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所以,还需坚持底线思维,充分认识疫情影响的广泛性、复杂性、持续性,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狠抓政策落实,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编辑搜图

 

 

话题:



0

推荐

王静文

王静文

10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现任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负责人,兼任盘古智库、凤凰国际智库等高级研究员。专注于宏观经济研究,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