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统计局5月15日上午发布了4月的各项宏观数据: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由3月的-1.1%继续回升至3.9%,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16.1%继续回升至-10.3%;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由3月的-15.8%回升至-7.5%。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3.9%
回升5.0个百分点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好于预期,较3月份回升5.0个百分点。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7%。

三大门类表现为两升一降。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3%,增速较上月回落3.9个百分点,制造业和公共事业双双由负转正,增速分别由3月的-1.8%和-1.6%提高6.8和1.8个百分点至5%和0.2%,制造业增速回升明显,成为推动工业生产由负转正的主要力量。

下游消费品类行业显著回升。汽车制造业增速由负转正,较3月的历史次低点大幅反弹28.2个百分点至5.8%,为近一年半以来较高水平,产量同比增速也由负转正,较3月的历史次低水平大幅反弹48.1个百分点至5.1%,修复显著;但医药制造业自上月高点回落5.6个百分点至4.8%,为2009年以来新低,成为17个主要行业中唯一较上月有所回落的行业。受出口影响较大的中游加工组装类行业继续整体大幅回升,上游原材料类行业同样持续显著改善。

需求回暖是推动工业生产反弹的重要原因。内需方面,4月消费和固定资产双双反弹,助推工业生产。外需方面,前期积压订单的赶工和防疫物资出口带动出口改善,4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1%,连续第二个月维持正增长,但增速较3月已有2.0个百分点的回落。

复工情况继续向好。高频指标显示,4月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为-13.1%,较3月收窄了6.9个百分点,5月前半月已经转正。4月高炉开工率为68.3%,且逐周走高,5月前半月继续回升至69.8%,为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预示着工业生产有望继续改善。随着企业复工复产持续加快,基建项目集中开工,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较低,预计5月工业生产有望持续回升,但需警惕出口对于工业生产的冲击。



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10.3%
收窄5.8个百分点

1-4月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0.3%,降幅较1-3月收窄5.8个百分点,继续稳步反弹;经季节调整后,4月环比增长6.19%,相当于折年后增长105.59%。4月国内疫情进一步缓和,复工复产进度加快,同时逆周期政策力度加大,带动投资进一步修复。

基建投资累计降幅大幅收窄,当月增速已转正。1-4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同比下降11.8%,降幅较1-3月收窄7.9个百分点,收窄幅度的三大支柱中最大;经测算,4月当月同比增长2.3%,已由负转正。一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前置发行和大规模社融增长为4月基建投资带来资金支持。4月份,各地相继推出稳投资举措,积极部署抓好交通、能源等基建项目,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力度和速度均在加快,基建投资持续改善。

制造业投资降幅依然最深。1-4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8.8%,降幅较1-3月收窄6.4个百分点;4月当月同比下降6.8%,较3月已大幅收窄13.8个百分点。4月工业企业复工步伐进一步加快,尽管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且市场利率水平明显走低,但1-3月企业利润同比-36.7%,仅比前两个月收窄1.6个百分点,4月PPI降幅持续扩大,由3月的-1.5%回落至-3.1%,企业盈利前景不稳,实际利率水平提高,4月制造业投资降幅依然较深。


 

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3%

收窄4.4个百分点

 
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3%,降幅比1-3月收窄4.4个百分点,降幅仍为三大支柱中最小,远低于投资总体降幅。4月当月同比增长7.0%,已连续两月正增长。

购房需求释放和开发商促销推进商品房销售改善。具体来看,1-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7.0个百分点至19.3%,4月当月降幅已收窄至-2.1%;新开工面积降幅收窄8.8个百分点至18.4%,4月当月降幅已收窄至-1.3%,接近转正;土地购置面积降幅收窄10.6个百分点至12%,4月当月已转为正增13.8%。

融资环境好转推动资金来源改善并提升市场热度。4月开发资金来源降幅收窄3.4个百分点至-10.4%,4月当月仅小幅下降0.6%。此外,4月居民户新增中长期贷款为4389亿元,已回到4000亿元以上的正常水平,社融中的新增信托贷款规模23亿元,2月以来首次转正。

官方重申调控基调。4月17日的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再次表明了中央的态度。针对深圳的房价快速上涨,央行深圳中心支行要求商业银行自查,严防房抵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启动了新一轮调控。央行在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也再次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疫情之后,房地产市场已经迅速解冻,进入“小阳春”,但考虑到政策的调控基调,预计由“小阳春”“入夏”的可能性不大。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价格增长将更加稳定,三四线城市则会出现一定分化。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7.5%
收窄8.3个百分点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下降7.5%,降幅较3月收窄8.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9.1%,降幅较3月收窄9.0个百分点。

随着疫情缓解和各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有效推动,以及各部门各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措施,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需求正在有序释放。

汽车消费恢复较快。4月限额以上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0.0%,较上月回升18.1个百分点,车市在疫情后初现V型反转态势房地产销售的连续修复带动居住类消费反弹。4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下降5.8%、5.4%、8.5%,降幅分别较上月收窄8.1、17.3、21.2个百分点

餐饮消费有所好转。随着各地响应级别的下调,餐饮消费下滑幅度减少。4月餐饮收入同比下降31.1%,降幅较上月收窄15.7个百分点。但与其他项目相比,仍然处于深度下滑区间。

网上零售保持良好增长势头。1-4月份,全国网上零售同比增长1.7%,1-3月为-0.8%;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6%,较1-3月加快2.7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1%,较1-3月提高0.5个百分点。



下一阶段的三大不确定因素

一是外需的萎缩幅度。

我国4月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3.5%,远超市场预期,主要源于前期在手订单的加速赶工和防疫物质的集中出口。往后看,由于全球经济已陷入停摆境地,对出口的冲击将会逐渐显现。商务部和统计局均在调研中发现,外贸企业面临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新订单签约困难、物流不畅等诸多困难。

从一个先行指标来看,韩国5月前10天的出口同比增速从前值-18.9%大跌至-46.3%,预示着全球需求极度疲弱。但外需究竟萎缩多少,市场并不托底。即便是货币政策执行者,也不知道底在哪里悉,美联储6月货币政策会议时可能会放弃每个季度更新的经济预期数据。外需究竟萎缩到何种程度,确实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二是制造业投资的回升幅度。

制造业跟基建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不同,因为它会同时受到内需和外需的双重影响。从需求端来看,外需在5月份或将明显回落,这在导致出口下降的同时,也会沿着出口产业链影响到就业、居民收入和消费,从而会对内需产生冲击。目前来看,制造业企业家信心极为疲弱,一季度信心指数为94.6%,较上一季度下跌34个百分点,两项均为2008年四季度以来的最差表现。

制造业如果要扩大投资,除了要有确定的盈利之外,还要看当前的产能利用率有没有得到修复。我国一季度产能利用率为67.2%,为统计以来最低水平,显示大量产能仍在闲置。因此,制造业投资的修复,仍有待总需求的进一步回暖和市场状况的明显改善。

三是消费的反弹幅度。

4月以来,随着各地的响应级别相继下调,消费环境正在趋于正常,消费增速的反弹幅度在主要指标中最大。但决定未来消费走向的,关键还是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从央行4月底公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来看,居民一季度对于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45.9%,为2001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更多消费”占比为22%,较上一季度下降6个百分点;“更多储蓄”占比为53%,较上一季度上升了7.3个百分点,两者之间差距为31个百分点,为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从这一调查可以看出,居民对于收入前景极不乐观,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预计都将处于低位。4月17日政治局会议提出“适度增加公共消费”,原因也在此处。



政策须加大宏观调控对冲力度

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由3月的5.9%回升至6.0%,小幅恶化。考虑到出口部门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冲击,失业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关于失业问题,市场上还有别的统计指标或测算方法,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CIER)为1.43,其中3月为1.02,为历史最低水平。李迅雷、刘陈杰等团队测算的失业率水平也要更高

5月13日的国常会要求,要加大宏观调控对冲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货币、社保、就业等政策合力,围绕“六保”、“六稳”实施更加精准的调控。


财政政策的细节,如赤字率上调幅度、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都要留待两会上才能揭晓,目前能够动用的就是地方政府专项债。5月份将会新增一万亿额度且要在当月发行完毕,需要尽快形成工作量。近日关于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讨论明显升温,主流意见是持反对态度。

货币政策近期按兵不动,央行保持观望态度,一是由于目前贷款余额和社融存量增速均已明显反弹,货币市场利率处于低位;二是由于杠杆率上升的过快。跨月之后,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继续下滑,但中长期债券的收益率水平明显反弹,期限利差大幅走阔。这既有中长期利率债发行规模陡增的因素,也有市场预期经济向好的因素。但后者或许过于乐观,货币政策接下来应该还会有动作。

其他方面,近期中央会议已有安排,包括扶持中小微企业、扩大内需、稳投资、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以及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统计局5月15日上午发布了4月的各项宏观数据: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由3月的-1.1%继续回升至3.9%,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16.1%继续回升至-10.3%;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由3月的-15.8%回升至-7.5%。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3.9%,回升5.0个百分点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好于预期,较3月份回升5.0个百分点。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7%。

 

三大门类表现为两升一降。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3%,增速较上月回落3.9个百分点,制造业和公共事业双双由负转正,增速分别由3月的-1.8%和-1.6%提高6.8和1.8个百分点至5%和0.2%,制造业增速回升明显,成为推动工业生产由负转正的主要力量。

 

下游消费品类行业显著回升。汽车制造业增速由负转正,较3月的历史次低点大幅反弹28.2个百分点至5.8%,为近一年半以来较高水平,产量同比增速也由负转正,较3月的历史次低水平大幅反弹48.1个百分点至5.1%,修复显著;但医药制造业自上月高点回落5.6个百分点至4.8%,为2009年以来新低,成为17个主要行业中唯一较上月有所回落的行业。受出口影响较大的中游加工组装类行业继续整体大幅回升,上游原材料类行业同样持续显著改善。

 

需求回暖是推动工业生产反弹的重要原因。内需方面,4月消费和固定资产双双反弹,助推工业生产。外需方面,前期积压订单的赶工和防疫物资出口带动出口改善,4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1%,连续第二个月维持正增长,但增速较3月已有2.0个百分点的回落。

 

复工情况继续向好。高频指标显示,4月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为-13.1%,较3月收窄了6.9个百分点,5月前半月已经转正。4月高炉开工率为68.3%,且逐周走高,5月前半月继续回升至69.8%,为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预示着工业生产有望继续改善。随着企业复工复产持续加快,基建项目集中开工,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较低,预计5月工业生产有望持续回升,但需警惕出口对于工业生产的冲击。

 


 

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10.3%,收窄5.8个百分点

 

1-4月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0.3%,降幅较1-3月收窄5.8个百分点,继续稳步反弹;经季节调整后,4月环比增长6.19%,相当于折年后增长105.59%。4月国内疫情进一步缓和,复工复产进度加快,同时逆周期政策力度加大,带动投资进一步修复。

 

基建投资累计降幅大幅收窄,当月增速已转正。1-4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同比下降11.8%,降幅较1-3月收窄7.9个百分点,收窄幅度的三大支柱中最大;经测算,4月当月同比增长2.3%,已由负转正。一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前置发行和大规模社融增长为4月基建投资带来资金支持。4月份,各地相继推出稳投资举措,积极部署抓好交通、能源等基建项目,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力度和速度均在加快,基建投资持续改善。

 

制造业投资降幅依然最深。1-4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8.8%,降幅较1-3月收窄6.4个百分点;4月当月同比下降6.8%,较3月已大幅收窄13.8个百分点。4月工业企业复工步伐进一步加快,尽管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且市场利率水平明显走低,但1-3月企业利润同比-36.7%,仅比前两个月收窄1.6个百分点,4月PPI降幅持续扩大,由3月的-1.5%回落至-3.1%,企业盈利前景不稳,实际利率水平提高,4月制造业投资降幅依然较深。

 


 

 

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3%,收窄4.4个百分点

 
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3%,降幅比1-3月收窄4.4个百分点,降幅仍为三大支柱中最小,远低于投资总体降幅。4月当月同比增长7.0%,已连续两月正增长。

 

购房需求释放和开发商促销推进商品房销售改善。具体来看,1-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7.0个百分点至19.3%,4月当月降幅已收窄至-2.1%;新开工面积降幅收窄8.8个百分点至18.4%,4月当月降幅已收窄至-1.3%,接近转正;土地购置面积降幅收窄10.6个百分点至12%,4月当月已转为正增13.8%。

 

融资环境好转推动资金来源改善并提升市场热度。4月开发资金来源降幅收窄3.4个百分点至-10.4%,4月当月仅小幅下降0.6%。此外,4月居民户新增中长期贷款为4389亿元,已回到4000亿元以上的正常水平,社融中的新增信托贷款规模23亿元,2月以来首次转正。

 

官方重申调控基调。4月17日的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再次表明了中央的态度。针对深圳的房价快速上涨,央行深圳中心支行要求商业银行自查,严防房抵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启动了新一轮调控。央行在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也再次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疫情之后,房地产市场已经迅速解冻,进入“小阳春”,但考虑到政策的调控基调,预计由“小阳春”“入夏”的可能性不大。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价格增长将更加稳定,三四线城市则会出现一定分化。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7.5%,收窄8.3个百分点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下降7.5%,降幅较3月收窄8.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9.1%,降幅较3月收窄9.0个百分点。

 

随着疫情缓解和各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有效推动,以及各部门各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措施,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需求正在有序释放。

 

汽车消费恢复较快。4月限额以上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0.0%,较上月回升18.1个百分点,车市在疫情后初现V型反转态势。房地产销售的连续修复带动居住类消费反弹。4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下降5.8%、5.4%、8.5%,降幅分别较上月收窄8.1、17.3、21.2个百分点。

 

餐饮消费有所好转。随着各地响应级别的下调,餐饮消费下滑幅度减少。4月餐饮收入同比下降31.1%,降幅较上月收窄15.7个百分点。但与其他项目相比,仍然处于深度下滑区间。

 

网上零售保持良好增长势头。1-4月份,全国网上零售同比增长1.7%,1-3月为-0.8%;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6%,较1-3月加快2.7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1%,较1-3月提高0.5个百分点。

 


 

下一阶段的三大不确定因素

 

一是外需的萎缩幅度。

 

我国4月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3.5%,远超市场预期,主要源于前期在手订单的加速赶工和防疫物质的集中出口。往后看,由于全球经济已陷入停摆境地,对出口的冲击将会逐渐显现。商务部和统计局均在调研中发现,外贸企业面临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新订单签约困难、物流不畅等诸多困难。

 

从一个先行指标来看,韩国5月前10天的出口同比增速从前值-18.9%大跌至-46.3%,预示着全球需求极度疲弱。但外需究竟萎缩多少,市场并不托底。即便是货币政策执行者,也不知道底在哪里。据悉,美联储在6月货币政策会议时可能会放弃每个季度更新的经济预期数据。外需究竟萎缩到何种程度,确实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二是制造业投资的回升幅度。

 

制造业跟基建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不同,因为它会同时受到内需和外需的双重影响。从需求端来看,外需在5月份或将明显回落,这在导致出口下降的同时,也会沿着出口产业链影响到就业、居民收入和消费,从而会对内需产生冲击。目前来看,制造业企业家信心极为疲弱,一季度信心指数为94.6%,较上一季度下跌34个百分点,两项均为2008年四季度以来的最差表现。

 

制造业如果要扩大投资,除了要有确定的盈利之外,还要看当前的产能利用率有没有得到修复。我国一季度产能利用率为67.2%,为统计以来最低水平,显示大量产能仍在闲置。因此,制造业投资的修复,仍有待总需求的进一步回暖和市场状况的明显改善。

 

三是消费的反弹幅度。

 

4月以来,随着各地的响应级别相继下调,消费环境正在趋于正常,消费增速的反弹幅度在主要指标中最大。但决定未来消费走向的,关键还是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从央行4月底公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来看,居民一季度对于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45.9%,为2001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更多消费”占比为22%,较上一季度下降6个百分点;“更多储蓄”占比为53%,较上一季度上升了7.3个百分点,两者之间差距为31个百分点,为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从这一调查可以看出,居民对于收入前景极不乐观,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预计都将处于低位。4月17日政治局会议提出“适度增加公共消费”,原因也在此处。

 


 

政策须加大宏观调控对冲力度

 

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由3月的5.9%回升至6.0%,小幅恶化。考虑到出口部门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冲击,失业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关于失业问题,市场上还有别的统计指标或测算方法,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CIER)为1.43,其中3月为1.02,为历史最低水平。李迅雷、刘陈杰等团队测算的失业率水平也要更高。

 

5月13日的国常会要求,要加大宏观调控对冲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货币、社保、就业等政策合力,围绕“六保”、“六稳”实施更加精准的调控。

 

财政政策的细节,如赤字率上调幅度、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都要留待两会上才能揭晓,目前能够动用的就是地方政府专项债。5月份将会新增一万亿额度且要在当月发行完毕,需要尽快形成工作量。近日关于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讨论明显升温,主流意见是持反对态度。

 

货币政策近期按兵不动,央行保持观望态度,一是由于目前贷款余额和社融存量增速均已明显反弹,货币市场利率处于低位;二是由于杠杆率上升的过快。跨月之后,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继续下滑,但中长期债券的收益率水平明显反弹,期限利差大幅走阔。这既有中长期利率债发行规模陡增的因素,也有市场预期经济向好的因素。但后者或许过于乐观,货币政策接下来应该还会有动作。

 

其他方面,近期中央会议已有安排,包括扶持中小微企业、扩大内需、稳投资、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以及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

 

文 丨 民银智库宏观团队

 

 

 

话题:



0

推荐

王静文

王静文

10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现任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负责人,兼任盘古智库、凤凰国际智库等高级研究员。专注于宏观经济研究,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