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辞旧迎新之际,国内外都显出一些新气象。
 
国际方面,中美在历经近一年多的纠葛之后,终于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消除了这一市场上的最大不确定性;国内方面,经济终于出现企稳迹象,四季度GDP增速持平于6.0%,各部委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纷纷召开本条线工作会予以呼应。
 
过去这一个月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政策,我们一一为您梳理。
 
货币政策相关
 
元旦当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符合市场预期。
 
央行之所以在元旦当日宣布降准,除了因为1月是传统税收大月以及一季度银行信贷投放较为集中之外,还着重考虑两个因素:一是2020年春节时点较以往提前,节前取现压力较大;二是财政部已经体现下发一部分专项债额度,2020年初即有望迎来较多地方债发行。此次全面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元旦当日,央行还发布了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四季度例会通稿。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重点至少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二是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三是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四是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
 
2019年12月28日,央行正式出台存量贷款利率基准转换方案,要求定价基准转换原则上应于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这将是2020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考虑到经济下行是长期趋势,利率也应以下行为主,所以如果重签合同的话,可考虑选择“LPR加点”的一年一签形式。
 
1月3日,央行召开工作会。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二是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三是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重点,加大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四是加快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五是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六是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和应用。七是全面提高金融服务与金融管理水平。与上年相比,央行将防风险工作进一步前提,并首次单列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与金融科技内容,体现出对这些工作的重视。
 
财政政策相关
 
12月26日至27日,财政部工作会议:
 
会议指出,“提质增效”体现在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向内挖潜,不断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
 
2020年工作部署:一是着力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着力推进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大力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三是着力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四是着力提升地区间财力均等化水平,促进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五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福祉;六是着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七是着力强化财政管理监督,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八是着力深化国际财经合作,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12月24-25日,国资委工作会议:
 
一是以提质增效为抓手,着力实现高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二是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契机,着力提升国企改革综合成效,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进改革示范工程上实现新突破;三是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牵引,着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央企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四是以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为重点,着力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五是以管理提升为支撑,着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六是以开放合作为途径,着力促进完善产业体系;七是以放活管好为导向,着力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八是以降杠杆减负债为重点任务,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2020年1月6日,税务总局工作会议:
 
一是扎实推进税务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二着力统筹做好减税降费和组织税费收入工作,积极促进“六稳”和高质量发展。要以更扎实举措、下更大气力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果,进一步提高抓落实的质量,凝聚抓落实的合力,强化抓落实的成效,让纳税人、缴费人有更多获得感。严格坚持组织收入工作原则,依法依规征收,积极培植税源,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坚决不越收“过头税费”的红线,坚决依法打击虚开骗税行为,努力实现组织税费收入量质兼优。三是着力提高纳税缴费服务质量,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四是着力统筹推进优化税务执法方式与加快健全税务监管体系,切实提升税收治理效能。五是着力深化国际税收合作,积极助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六是着力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能力增强动力激发活力。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1月3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金融结构更加优化,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开发能力明显增强,形成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体系。信贷市场、保险市场、信托市场、金融租赁市场和不良资产市场进一步健全完善。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处置,银行保险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具体举措:推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完善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金融产品体系;精准有效防范化解银行保险体系各类风险;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强金融监管和廉洁金融建设。
 
2020年1月11日,银保监工作会议:
 
一是要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压实各方责任,全力做好协调、配合和政策指导。继续拆解影子银行,特别要大力压降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防止死灰复燃。坚决落实“房住不炒”要求,严格执行授信集中度等监管规则,严防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对违法违规搭建的金融集团,要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力做好资产清理,追赃挽损,改革重组。深入推进网络借贷专项整治,加大互联网保险规范力度。
 
二是要大力做好“六稳”相关工作,推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引导资金更多投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抓紧出台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要再降0.5个百分点,贷款增速要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20%。强化对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业企业金融服务,突出支持先进制造业和产业集群,重点纾解有市场前景企业的流动性困难。
 
三是必须全面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引导银行理财和信托业稳妥转型,建立完善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在优化金融产品结构和机构体系的同时,为资本市场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打牢基础。以中小银行和农信社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各类银行保险机构改革。健全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推进再保险市场建设,扩大巨灾保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
 
1月14日,金融委办公室发布公告,将在各省(区、市)建立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加强中央和地方在金融监管、风险处置、信息共享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协作。这一协调机制,接受金融委办公室领导,主要是以“条条”的形式,把地方层面的防风险工作给统筹起来。毕竟,在防风险攻坚战收官之年,地方层面的政府债务风险、中小银行风险以及P2P风险,都需要重点关注。
 
稳就业
 
2019年1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强调,要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在积极扩内需、稳外贸带动就业扩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举措。
 
12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指出,做好2020年就业工作要供需发力、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围绕“一二三四”聚力攻坚。“一”是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二”是把准稳岗扩岗两个着力点, “三”是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三大群体,“四”是夯实政策、服务、培训、保障四项支撑。
 
12月2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坚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底线思维,做实就业优先政策,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坚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并重,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精准施策,全力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意见》就稳就业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重点举措:
 
一是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将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及职工在岗培训补贴政策延续实施1年。加强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引导企业开拓国内市场,规范企业裁员行为。
 
二是开发更多就业岗位。支持社区生活、家政、旅游、托育、养老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发展。合理扩大有效投资,适当降低部分基础设施等项目资本金比例。研究适时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和制度性成本。
 
三是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创业。四是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五是做实就业创业服务。六是做好基本生活保障。
 
支持民企
 
2019年12月22日,《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发布。
 
这是对近一年来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经验以及各项政策举措的制度化、体系化和规范化,并就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提出了工作重点和方向。《意见》共包括28条具体举措,主要涉及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改革创新、规范发展、政商关系6个方面。
 
优化市场环境方面,包括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实施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制度、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等。
 
完善政策环境方面,包括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健全银行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体系、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健全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
 
健全法治环境方面,包括健全执法司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
 
鼓励引导改革创新方面,包括引导民营企业深化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加强创新、鼓励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优化充足、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机制。
 
促进民营企业规范健康发展方面,包括引导民营企业聚精会神办实业、推动民营企业守法合规经营、推动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方面,包括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创新民营企业服务模式、建立政府诚信履约机制。
 
1月7日,金融委第十四次会议,研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部署相关工作。
 
会议要求,尽快研究出台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相关举措。要围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综合运用多种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实行差异化监管安排,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对金融机构履行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主体责任形成有效激励。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要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促进提高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能力。要继续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快涉企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拓宽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实际问题。
 
稳投资
 
2019年12月13日-14日,发改委工作会议:
 
一是坚持稳字当头,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强化政策协同协调,切实稳定市场预期。
 
二是大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找准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最佳结合部和关键点,搞好重大项目储备实施,努力扩大有效投资,积极培育、拓展消费新增长点。
 
三是强化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重大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深入推进投融资和价格体制改革。
 
四是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培育壮大发展动力源,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协同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五是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引导境外投资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外贸提质促稳。
 
六是注重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好重点农产品保供稳价,切实有效推进污染防治,持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七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八是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高质量研究起草“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扎实做好“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总结评估。
 
2019年12月26日-27日,交通运输部工作会议:
 
一是坚决打赢交通脱贫攻坚战。坚决完成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目标,推动更多交通项目向进村入户倾斜,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
 
二是进一步加强学习领会、宣传贯彻、重在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抓好试点,编好规划,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建好机制。
 
三是办好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
 
四是深入推进综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强化综合交通共享共治的理念,在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上主动作为,在规划引领上下功夫,在市场推动上做文章。
 
五是持续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一鼓作气坚决打赢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攻坚战,加快推动“一法两条例”立法进程,加快提升服务水平。
 
六是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高度重视、紧盯问题、聚力攻坚,针对进度滞后等问题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多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进运输结构持续优化调整。
 
七是扩大交通固定资产有效投资。协力推动解决项目储备接续、资金短缺、审批难等问题,进一步稳定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八是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把基层一线作为主战场,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020年,主要预期目标如下: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左右,公路、水路投资1.8万亿元左右,民航投资力争达到900亿元。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12%以上。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98%。
 
房地产调控
 
2019年12月23日,住建部工作会议:
 
一是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着力建立和完善房地产调控的体制机制。
 
二是着力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力度。抓好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试点工作,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进一步规范发展公租房,强化对环卫、公交等行业困难群体的精准保障。严格把握棚改范围和标准,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总结推广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三是着力培育和发展租赁住房,促进解决新市民等群体的住房问题。进一步培育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的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重点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探索政策性租赁住房的规范标准和运行机制。
 
四是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城市”。
 
五是着力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总结推广钢结构装配式等新型农房建设试点经验,提升农房品质和农村生活条件。加快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建立县域美丽乡村评估体系。
 
六是着力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七是着力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广各地改革经验和创新做法,进一步推进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完善评估评价机制,加强社会监督,确保明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八是着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推进“完整社区”建设。
 
九是着力加强党建,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产业发展
 
2019年12月23日,工信部工作会议:
 
一是贯彻“六稳”部署,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突出协同攻关,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三是聚焦重点领域,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四是着眼融合发展,拓展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五是健全制度体系,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竞争力;六是提升治理能力,促进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七是深化改革开放,营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制造业稳增长的措施,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盘。
 
会议指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制造业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要用改革办法和市场化措施,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动能,促进制造业稳增长。
 
一是推进改革创新。大力改善营商环境,继续实施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减税降费措施。推动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和企业电信资费,全部放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更多向制造业倾斜。加大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
 
二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更好发挥民营和中小企业在制造业投资中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升级传统产业,推动重大创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工业基础能力提升、新动能成长,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是扩大制造业开放。清除影响制造业开放政策落地的各种障碍,鼓励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开展合作。完善规划、用地、用海、能耗等政策,推进制造业重大内外资项目尽快落地投产。鼓励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更大力度承接产业转移和吸引外资。
 
四是深挖内需潜力。完善促进汽车产业改革发展的措施。推动适应国内需求的工业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丰富消费者选择。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辞旧迎新之际,国内外都显出一些新气象。
 
国际方面,中美在历经近一年多的纠葛之后,终于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消除了这一市场上的最大不确定性;国内方面,经济终于出现企稳迹象,四季度GDP增速持平于6.0%,各部委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纷纷召开本条线工作会予以呼应。
 
过去这一个月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政策,我们一一为您梳理。
 
货币政策相关
 
元旦当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符合市场预期。
 
央行之所以在元旦当日宣布降准,除了因为1月是传统税收大月以及一季度银行信贷投放较为集中之外,还着重考虑两个因素:一是2020年春节时点较以往提前,节前取现压力较大;二是财政部已经体现下发一部分专项债额度,2020年初即有望迎来较多地方债发行。此次全面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元旦当日,央行还发布了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四季度例会通稿。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重点至少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二是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三是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四是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
 
2019年12月28日,央行正式出台存量贷款利率基准转换方案,要求定价基准转换原则上应于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这将是2020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考虑到经济下行是长期趋势,利率也应以下行为主,所以如果重签合同的话,可考虑选择“LPR加点”的一年一签形式。
 
1月3日,央行召开工作会。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二是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三是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重点,加大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四是加快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五是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六是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和应用。七是全面提高金融服务与金融管理水平。与上年相比,央行将防风险工作进一步前提,并首次单列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与金融科技内容,体现出对这些工作的重视。
 
财政政策相关
 
12月26日至27日,财政部工作会议:
 
会议指出,“提质增效”体现在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向内挖潜,不断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
 
2020年工作部署:一是着力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着力推进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大力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三是着力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四是着力提升地区间财力均等化水平,促进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五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福祉;六是着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七是着力强化财政管理监督,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八是着力深化国际财经合作,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12月24-25日,国资委工作会议:
 
一是以提质增效为抓手,着力实现高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二是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契机,着力提升国企改革综合成效,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进改革示范工程上实现新突破;三是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牵引,着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央企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四是以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为重点,着力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五是以管理提升为支撑,着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六是以开放合作为途径,着力促进完善产业体系;七是以放活管好为导向,着力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八是以降杠杆减负债为重点任务,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2020年1月6日,税务总局工作会议:
 
一是扎实推进税务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二着力统筹做好减税降费和组织税费收入工作,积极促进“六稳”和高质量发展。要以更扎实举措、下更大气力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果,进一步提高抓落实的质量,凝聚抓落实的合力,强化抓落实的成效,让纳税人、缴费人有更多获得感。严格坚持组织收入工作原则,依法依规征收,积极培植税源,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坚决不越收“过头税费”的红线,坚决依法打击虚开骗税行为,努力实现组织税费收入量质兼优。三是着力提高纳税缴费服务质量,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四是着力统筹推进优化税务执法方式与加快健全税务监管体系,切实提升税收治理效能。五是着力深化国际税收合作,积极助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六是着力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能力增强动力激发活力。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1月3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金融结构更加优化,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开发能力明显增强,形成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体系。信贷市场、保险市场、信托市场、金融租赁市场和不良资产市场进一步健全完善。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处置,银行保险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具体举措:推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完善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金融产品体系;精准有效防范化解银行保险体系各类风险;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强金融监管和廉洁金融建设。
 
2020年1月11日,银保监工作会议:
 
一是要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压实各方责任,全力做好协调、配合和政策指导。继续拆解影子银行,特别要大力压降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防止死灰复燃。坚决落实“房住不炒”要求,严格执行授信集中度等监管规则,严防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对违法违规搭建的金融集团,要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力做好资产清理,追赃挽损,改革重组。深入推进网络借贷专项整治,加大互联网保险规范力度。
 
二是要大力做好“六稳”相关工作,推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引导资金更多投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抓紧出台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要再降0.5个百分点,贷款增速要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20%。强化对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业企业金融服务,突出支持先进制造业和产业集群,重点纾解有市场前景企业的流动性困难。
 
三是必须全面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引导银行理财和信托业稳妥转型,建立完善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在优化金融产品结构和机构体系的同时,为资本市场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打牢基础。以中小银行和农信社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各类银行保险机构改革。健全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推进再保险市场建设,扩大巨灾保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
 
1月14日,金融委办公室发布公告,将在各省(区、市)建立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加强中央和地方在金融监管、风险处置、信息共享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协作。这一协调机制,接受金融委办公室领导,主要是以“条条”的形式,把地方层面的防风险工作给统筹起来。毕竟,在防风险攻坚战收官之年,地方层面的政府债务风险、中小银行风险以及P2P风险,都需要重点关注。
 
稳就业
 
2019年1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强调,要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在积极扩内需、稳外贸带动就业扩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举措。
 
12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指出,做好2020年就业工作要供需发力、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围绕“一二三四”聚力攻坚。“一”是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二”是把准稳岗扩岗两个着力点, “三”是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三大群体,“四”是夯实政策、服务、培训、保障四项支撑。
 
12月2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坚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底线思维,做实就业优先政策,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坚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并重,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精准施策,全力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意见》就稳就业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重点举措:
 
一是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将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及职工在岗培训补贴政策延续实施1年。加强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引导企业开拓国内市场,规范企业裁员行为。
 
二是开发更多就业岗位。支持社区生活、家政、旅游、托育、养老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发展。合理扩大有效投资,适当降低部分基础设施等项目资本金比例。研究适时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和制度性成本。
 
三是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创业。四是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五是做实就业创业服务。六是做好基本生活保障。
 
支持民企
 
2019年12月22日,《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发布。
 
这是对近一年来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经验以及各项政策举措的制度化、体系化和规范化,并就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提出了工作重点和方向。《意见》共包括28条具体举措,主要涉及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改革创新、规范发展、政商关系6个方面。
 
优化市场环境方面,包括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实施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制度、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等。
 
完善政策环境方面,包括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健全银行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体系、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健全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
 
健全法治环境方面,包括健全执法司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
 
鼓励引导改革创新方面,包括引导民营企业深化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加强创新、鼓励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优化充足、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机制。
 
促进民营企业规范健康发展方面,包括引导民营企业聚精会神办实业、推动民营企业守法合规经营、推动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方面,包括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创新民营企业服务模式、建立政府诚信履约机制。
 
1月7日,金融委第十四次会议,研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部署相关工作。
 
会议要求,尽快研究出台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相关举措。要围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综合运用多种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实行差异化监管安排,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对金融机构履行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主体责任形成有效激励。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要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促进提高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能力。要继续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快涉企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拓宽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实际问题。
 
稳投资
 
2019年12月13日-14日,发改委工作会议:
 
一是坚持稳字当头,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强化政策协同协调,切实稳定市场预期。
 
二是大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找准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最佳结合部和关键点,搞好重大项目储备实施,努力扩大有效投资,积极培育、拓展消费新增长点。
 
三是强化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重大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深入推进投融资和价格体制改革。
 
四是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培育壮大发展动力源,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协同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五是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引导境外投资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外贸提质促稳。
 
六是注重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好重点农产品保供稳价,切实有效推进污染防治,持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七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八是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高质量研究起草“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扎实做好“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总结评估。
 
2019年12月26日-27日,交通运输部工作会议:
 
一是坚决打赢交通脱贫攻坚战。坚决完成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目标,推动更多交通项目向进村入户倾斜,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
 
二是进一步加强学习领会、宣传贯彻、重在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抓好试点,编好规划,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建好机制。
 
三是办好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
 
四是深入推进综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强化综合交通共享共治的理念,在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上主动作为,在规划引领上下功夫,在市场推动上做文章。
 
五是持续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一鼓作气坚决打赢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攻坚战,加快推动“一法两条例”立法进程,加快提升服务水平。
 
六是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高度重视、紧盯问题、聚力攻坚,针对进度滞后等问题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多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进运输结构持续优化调整。
 
七是扩大交通固定资产有效投资。协力推动解决项目储备接续、资金短缺、审批难等问题,进一步稳定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八是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把基层一线作为主战场,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020年,主要预期目标如下: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左右,公路、水路投资1.8万亿元左右,民航投资力争达到900亿元。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12%以上。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98%。
 
房地产调控
 
2019年12月23日,住建部工作会议:
 
一是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着力建立和完善房地产调控的体制机制。
 
二是着力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力度。抓好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试点工作,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进一步规范发展公租房,强化对环卫、公交等行业困难群体的精准保障。严格把握棚改范围和标准,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总结推广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三是着力培育和发展租赁住房,促进解决新市民等群体的住房问题。进一步培育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的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重点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探索政策性租赁住房的规范标准和运行机制。
 
四是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城市”。
 
五是着力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总结推广钢结构装配式等新型农房建设试点经验,提升农房品质和农村生活条件。加快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建立县域美丽乡村评估体系。
 
六是着力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七是着力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广各地改革经验和创新做法,进一步推进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完善评估评价机制,加强社会监督,确保明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八是着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推进“完整社区”建设。
 
九是着力加强党建,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产业发展
 
2019年12月23日,工信部工作会议:
 
一是贯彻“六稳”部署,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突出协同攻关,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三是聚焦重点领域,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四是着眼融合发展,拓展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五是健全制度体系,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竞争力;六是提升治理能力,促进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七是深化改革开放,营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制造业稳增长的措施,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盘。
 
会议指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制造业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要用改革办法和市场化措施,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动能,促进制造业稳增长。
 
一是推进改革创新。大力改善营商环境,继续实施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减税降费措施。推动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和企业电信资费,全部放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更多向制造业倾斜。加大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
 
二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更好发挥民营和中小企业在制造业投资中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升级传统产业,推动重大创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工业基础能力提升、新动能成长,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是扩大制造业开放。清除影响制造业开放政策落地的各种障碍,鼓励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开展合作。完善规划、用地、用海、能耗等政策,推进制造业重大内外资项目尽快落地投产。鼓励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更大力度承接产业转移和吸引外资。
 
四是深挖内需潜力。完善促进汽车产业改革发展的措施。推动适应国内需求的工业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丰富消费者选择。
话题:



0

推荐

王静文

王静文

10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现任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负责人,兼任盘古智库、凤凰国际智库等高级研究员。专注于宏观经济研究,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

文章